从逼平利物浦到联赛停摆期间,索帅所做出的战术调整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20-10-16 18:26:34

上一期内容主要提及了19/20赛季前期面对伤病潮以及完成新援引进后,索帅在球队战术以及阵型方面的一些调整和尝试。博格巴,马夏尔以及卢克肖的伤缺对于球队影响巨大,而索帅依旧坚定的贯彻着4231的战术体系。尽管当时曼联战绩不佳,但这也为后来球队的触底反弹埋下了伏笔。

本期内容主要介绍从逼平利物浦到联赛停摆期间,索帅所做出的战术调整。

先前提到了索帅在伤病情况下坚定执行4231体系,而在迎战死敌利物浦时,索氏曼联在19/20赛季首次祭出三中卫体系。这一体系打法在18/19赛季末期曾被索帅尝试过,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本赛季的三中卫打法与18/19赛季时相比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先看一下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型

由于伤病原因,罗霍出任左中卫,阿什利扬来到边翼卫的位置,而中场三人组是弗雷德,小麦克以及佩雷拉,锋线拉什福德搭档詹姆斯。

曼联在本场比赛中的主要阵型分布如下

马奎尔与林德洛夫拖后盯防利物浦中路的进攻球员,而罗霍则是在进攻中会拉到边路与阿什利扬还有弗雷德形成三角站位。利物浦主要的威胁多来源自两个边路,而本场比赛曼联在进攻中边路占比高达85%,利物浦为72%。这一针对性做法很好的完成了对利物浦边路进攻的压制,而在右侧,詹姆斯位置会回撤一些,与佩雷拉形成策应。

尽管利物浦本场比赛控球率高达68%,但全场比赛中两队的活动区域依旧主要在中场及两个边路,曼联后场占比29%,利物浦后场占比24%。这个数据很好的反映出了索氏曼联在对阵强队时,可以丢掉控球率,但不会轻易放弃主动权的打法。

本场比赛曼联触球最多的两个人是万比萨卡和阿什利扬,球队尽可能将战火蔓延至两个边路,以阻击利物浦在边路的火力。最终结果是1比1,双方战平。在多名主力伤缺的情况下,与那支持续连胜的利物浦战平,也是殊为不易的。

从曼联前场三人组与利物浦中卫的热点图对比中可以看到,曼联进攻都是在竭力避开中路,很好贯彻了球队战术的统一性。

随后在对阵诺维奇的比赛中,曼联恢复4231阵型,马夏尔回归,拉什福德回到左路,詹姆斯回到右路,佩雷拉依旧占据了一个首发名额。重新拥有了马夏尔之后,球队再次将主攻点放在了左路,而本场比赛曼联双枪各入一球,3比1取胜诺维奇。

在博格巴伤缺的情况下,曼联并不追求控球率,而球队战术方面的改变就是移向两个边路。

这是对阵诺维奇比赛中万比萨卡和阿什利扬的触球图,他们仍旧是曼联全场比赛触球最多的两个人。

而这就是在失去博格巴后,索帅给出的战术解答。即通过弗雷德与小麦克出色的奔跑能力将主要控球区域控住在两个边路,博格巴的任务被分摊给了四名球员。但这样的打法其实还是有些仰赖前场球员的个人能力,因为相对放弃中场疏导同时也意味着会缺失来自中路的创造力。

之后,问题便暴露出来了。

伯恩茅斯对阵曼联时摆出442的阵型,通过快速压迫和逼抢来限制曼联后场的出球。而曼联面对这种高强度的逼抢后,后场出球和转移能力缺失的问题就被凸显了出来,可以看到,相较于上一场对阵诺维奇时的阵型,本场比赛曼联球员都被压缩在了中路和中场附近。这种情况下,如果拥有一个可以送出致命直塞球的博格巴,问题便会容易解决。尽管弗雷德在本场比赛中触球次数全场第一,但受限于风格和类型以及个人能力的原因,他没有办法更多的帮助到球队,只能寄希望于前场攻击群依赖个人能力破局。

最终曼联0比1输掉了比赛。

3比1击败布莱顿的比赛中,曼联控球率甚至只有42.7%。队面阵型依旧是442,曼联首发与上一场相比只换上了威廉姆斯。

对比上一场比赛,曼联阵型的变化就是空间更大而且更为均衡了。这其中自然与球队长时间使用相同阵容和阵型有一定的关系,同样也与对手的排兵布阵有关。布莱顿本场比赛主攻右路,而曼联则是主攻左路,并且放弃了部分的控制权。布莱顿阵型严重右倾,因为他们这场比赛试图同样用高位逼抢来限制曼联。

而曼联本场比赛进攻阵型则更像是343,前场三人组主要活动在左路,牵制对方。万比萨卡和詹姆斯位置后撤,预防对方的转移球。而本场比赛与这个赛季布莱顿2比3曼联也可以做一些比较。

这场比赛曼联同样将主要进攻区域集中在两个边路,而布莱顿本场比赛中路进攻占比只有13%。

3比1击败布莱顿比赛中曼联控球率甚至比本赛季对阵布莱顿时更低,但场面却截然不同。因为曼联的阵型站位可以让后场转移更加流畅。布莱顿强弱侧转移的战术也并非本赛季才开始执行的,这一次的胜利除了防守中的合理安排之外,还要称赞球员的表现。弗雷德那个时期利用自己出色的奔跑覆盖能力很好的与小麦克对后场形成了有力的保护,而且他在比赛中还送出过一些精彩的直塞球。

此外,多场比赛的磨合与战术改进,也让曼联中前场球员之间可以更多的形成配合,打出快速犀利的反击。

但不幸的是,小麦克也开始出现伤病。

于是对阵谢菲联,索帅摆出343阵型,佩雷拉担任中场。尽管威廉姆斯在边翼卫位置上如鱼得水,为曼联进攻注入了活力,而且马夏尔和拉什福德在反击中的表现愈发出色,但防守端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佩雷拉远无法像小麦克那样对中后场形成覆盖保护,长时间未出场比赛的琼斯在威廉姆斯不断前插后,也无法完成自己的防守任务。于是曼联3比3战平谢菲联。

随后对阵维拉,曼联换回4231,马塔担任前腰。索帅在有限的选择中无奈的进行着调整,不过格林伍德的出场时间也开始增长,他高效的进攻效率无疑是对这个时期的曼联巨大的帮助。

随后,小麦克回归,格林伍德逐渐获得更多机会,曼联快速通过中场,之后交由前场三人组完成反击的战术打法愈发熟练。在对阵热刺和曼城的比赛中,索帅依旧沿袭了4231的打法,并放弃了佩雷拉,重新给予林加德机会。

在这套体系中,曼联打法十分明确,即主要控制区域集中于对方的强侧。进攻时则是迅速通过中场,转移至弱侧。拉什福德,詹姆斯,格林伍德以及马夏尔都具备出色的推进速度,而且配合愈发默契。

这是对阵曼城时双方进攻区域占比示意图,可以看到,曼联主攻的其实是左路。

再看这个。

这是球队本场比赛中触球次数最多的三名球员的触球分布图。可以看到其实曼联的主要活动和控制区域是右侧,但反击时打的却是左侧,而这也正是曼城的弱侧。

这套战术打强队屡见奇效的原因正在于球队主动放弃中路的控制,将活动区域集中在对方的主攻区域。而像曼城,利物浦,热刺,他们的主攻点都是边路。这就给了当时的曼联去完成这些限制的机会。而且这种打法不同于传统的防守反击,曼联并不会在中路集结,通过密集防守来抵御进攻。而是会主动限制对方的控球区域,将主要对抗集中在边路,压缩对方在强侧的进攻空间。之后反打另一侧,利用前场球员快速的反击能力洞穿对方防线。

但这种战术打法无疑是一柄双刃剑,同样也对阵容的配置和球员的特点有特殊要求。因此曼联当时就化身为了一支“劫富济贫“的球队,因为这种套路打弱队远不会如此有效。

因此,在B费到来之前的比赛中,曼联在人员受限且伤病不断的情况下,持续着4231的体系和这样的打法。但替换佩雷拉的林加德依旧难堪大用,他低迷的状态会让球队在面对中游球队时很难在前场制造出什么机会。而且由于阵容深度的问题,球员体能消耗极大,拉什福德,小麦克,卢克肖的伤病都与长时间参赛离不开关系。

之后的比赛中曼联主要还是沿袭着这种打法,但其实也很看中前场球员的状态,以及对方的应对策略。他们可以4比1大胜纽卡斯尔联,4比0轻取诺维奇,也可以2比0击败伯恩利,但同样,又会0比2输给沃特福德,主场还被伯恩利成功复仇。

在对阵利物浦的客场比赛中,曼联再一次摆出三中卫,但却0比2告负。球队的反击利器拉什福德重伤,这给球队的反击打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对阵利物浦那场比赛,更多凸显出的其实还是曼联阵容深度的匮乏以及中前场球员个人能力不足的无奈。

最后输给伯恩利的那场比赛则更加突显出了球队前场缺少拉什福德以及串联者后,在进攻端的无奈。球队24脚打门中有13脚来自于禁区外围。

总结

这个时期中,面对球队缺乏深度的阵容和不断出现的伤病问题,索帅给出了他的调整,也坚持着自己的战术体系。对阵强队时有效的举措收到了意外之喜,而球队阵容以及打法在长期的磨合下,也愈发熟练。

但受限于阵容深度以及接连不断的伤病加上球员的状态以及体能消耗,球队的战绩不断出现波动。在输给伯恩利之后,曼联的联赛排名是第五位。

标签: 战术解析 曼联 索帅 利物浦 b费 小麦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