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出身在一个乒乓球家庭,我的父亲是我们当地一名教练

作者:乒乓国球汇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21-02-20 06:06:34

本文为@凡 原创,国球汇经授权发布

欢迎更多球友在国球汇发表观点、分享心得

投稿事宜请添加微信号:pingpang3333

我是出身在一个乒乓球家庭,我的父亲是我们当地一名教练,当年在市里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在他的影响下,我才走上了乒乓球这条路。

我一个师妹(以前在外地集训认识的)的情况跟我很相似,她父亲现在还是她们当地一个球馆的教练,球馆也是她父亲自己经营的。不过当年她的情况比较好,从小入选了省乒乓球队,专业训练了几年,后来她家人觉得还是要她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就让她从省队回来跟着她父亲继续学习乒乓球。

这段时间刚好是各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时候,我师妹在今年参加了几所高校的考试。很久没联系了,就聊了一会,其中就说到了当初的启蒙和后期的训练,我们才发现,我跟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在父亲的影响下,2008年就接触了乒乓球,小学那会每天放学后都要在球馆训练两个多小时才回家。早在我小学六年级时,我就代表学校取得过市里小学组团体第三(主力队员)的成绩;2013年,我也参加了省队的集训。但最后我也是由于学业的缘故,只好回来继续以学业为重,而主要陪我练球的人,也是我的父亲。

而也就是我们聊到跟父亲练球的这些日子,才发现既好笑又有些无奈。

我们俩的父亲,在各个方面都很像:

直板传统打法,弧圈球技术不算好,以快攻为主,正手很强而反手则相对比较弱。

要求十分严格,都有着“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期望;教其他人脾气很好,只要教自己的孩子,脾气就很大很大,显得没有耐心。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

师妹告诉我,她爸教她打球,如果有地方没做好,那就会发很大的脾气,甚至有一次当着他们球馆学生家长的面把她骂哭了;而我也有这种类似的经历:之前在练球的时候,也是只要有地方没做好,父亲不会像教别人那样有耐心,而是直接开始吼,然后再没做好就开始骂人。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我状态十分不好的情况下,本来练球就有一些浮躁,父亲因为我某些方面没做好跟我吵了起来,我那会本来情绪就很低落就回怼了几句,然后我父亲就直接冲过来要打我,不过被我母亲拉住了;那会我泪水已经在打转了,就感觉有点委屈,感觉父亲不在这个时候多鼓励我反而更加严厉地打击我,那段时间应该也是我特别想放弃乒乓球的一段时光,那段时间打球感觉十分痛苦没意思。

而还有一点则也是我们俩的父亲要求严格甚至有些为难的地方:打一个球说几句,再打一个球又说几句。再打几个球就开始骂人了。我父亲跟他父亲一样,只要没打好,就脾气很大很大,嗓门也很大。我当时还调侃说我父亲那眼睛瞪的跟灯笼一样看着都怕。不过实际上确实不算夸张,那状态感觉就差要打人了。

最后一点就是训练理念的不同。师妹她作为一个横板两面反胶快攻打法(女生打球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以反手上手为主配合正手抢攻),她父亲让她练的最多的一个套路是:发正手短下旋回搓后直接侧身正手拍(传统直板正胶打法的套路),然后她有时候跟父亲争论父亲也是一言不合就骂人;而她的反手在她父亲的“调教”下摩擦感觉很差,据她自己说反手长下旋有点起不来,正手摩擦感觉也不太好。

而我则是由于小时候跟过横板教练且队友全是横板,以及我十分喜欢王皓的缘故,导致我的打法十分像横板:退台多,喜欢打相持。这与父亲直板传统打法的理念(不退台,快攻为主,不怎么打相持)严重违背,导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要一跟父亲练球一场争吵就不可避免。而我在他的要求下,有一段时间相持基本上没有(父亲不让我退台)但是我站在近台打球就很别扭,技术发挥不出来。一度导致我那段时间感觉都不会打球了。

而我后期真正水平提高上来还不是我父亲带出来的,而是后期跟了一个横板教练完完全全按横板的路子练的球,以及后期出去训练了几次,完全是在外面把水平提高的。我现在的弧圈球技术也是在外面练出来的。

不过我父亲虽然没有把我带出来,但是他也带出过不少成功的学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初中时我父亲带一个考学的姐姐,也是快攻打法。每天都在跟着我父亲训练。在我父亲的指导下那个姐姐成功靠乒乓球考上了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这个姐姐也是我父亲执教生涯最成功的一个学生。

不过,家长教球有没有成功的例子呢,当然有!最出名的就是张传铭和他的儿子张继科,张继科在他父亲严格要求下,一步步从青岛走到了山东队再进入国家队并最终实现大满贯。

我想本文可能会得罪很多传统打法的教练。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各教练员都是最好的,你们的执教能力是很优秀的。感谢你们对学生的付出!

而我写本文的目的是想告诉各位球友: 在你们做教练或者是教自己的孩子打球的时候,最好要考虑自己的执教方式或者是态度是否正确,是否会给孩子或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有一段时间就是因为父亲这种“打一个球说几句”的这种方式,导致我十分怀疑自己的技术能力,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打球不自信。

所以说,最好的教练应该是懂得因材施教。在运动员有困难的时候及时解决,要有耐心,跟运动员共同去克服困难,更多的是鼓励。

本文为@凡 原创,国球汇经授权发布

欢迎更多球友在国球汇发表观点、分享心得

投稿事宜请添加微信号:pingpang3333

*乒乓球技术博大精深,斯帝卡邀您共赏精彩好文

最真的喜欢,是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标签: 影响 乒乓 父亲 国球 角色 教练 打法 专业训练 感觉 正手 父亲 国球汇 横板 乒乓球 教练

分享按钮